開基福德祠-乾隆時期

開基福德祠 / 拍攝者:吳長錕 

清水大街路的開基福德祠,建於清乾隆年間,供奉土地公、土地婆,廟中尚保存清嘉慶壬申年(1812)蔡光福送的「鰲山古地」及清光緒甲申年(1884)職生蔡為章送的「盛德中央」匾額極為珍貴。

由於開基福德祠的信徒大部分都是清水街上的生意人,廟中可見到許多元寶的意象,如屋頂的「雙龍拱元寶」剪黏、香爐旁的階梯廊柱上的元寶等。

 封面照片:開基福德祠 / 拍攝者:吳長錕

周邊據點

清水古蹟小學與楊肇嘉先生紀念舘

清水國小是清水第一所小學,1897年,日人在清水文昌祠成立「台中國語傳習所牛罵頭分教場」,後來為了擴校就遷往光華路現在的校址,1935年4月1日落成啟用,雖然遇到4月21日的「墩仔腳大地震」,幸虧僅受到些微的災害。清水國小U字型校舍,挑高的教室建築,紅磚、洗石子的牆面,搭配檜木的門窗、天花板,無論建築美學、採光通風都完全符合教育本質;圓環榕樹下的誠字碑,石材採自日人視為教育聖地的台北芝山岩,榕樹則是1935年老校長川村秀德親自手植,見證了清水國小遷校及教育發展的歷程。

北側的日式木結構的教師宿舍群共有六棟十一間,分別興建於昭和9年(西元1934年)以後,建築形式屬於「和洋折衷式」宿舍,東邊靠光華路的獨棟宿舍為校長宿舍,其餘每棟分成兩間為老師的宿舍。這些文化空間及建築結合古蹟教育與學校教育,開全國先例,這些文化資產將永遠成為校友永恆回憶的最佳場景,同時寫下古蹟保存與活用的典範。

清水國小的日式教師宿舍為市定歷史建築,其中兩棟日式老師宿舍,在富邦文教基金會贊助成立紀念館,館舍分成希望館與藝文館,分別記錄楊肇嘉一生精彩的事蹟。

清水國小校門口 拍攝者:吳長錕

楊肇嘉先生紀念館-希望館 拍攝者:吳長錕


清水高中農山言志勝跡圖

清水高中原為日治時期日本人所讀的清水小學校。清中禮堂建造於民國51年4月,由前省府民政廳長楊肇嘉等清水仕紳集資興建,楊貽炳先生設計,並邀請前輩雕塑家陳夏雨製作孔子師生言志浮雕「農山言志聖跡」。清中禮堂二樓的禮堂是清水重要的演藝中心,一樓設有牛罵頭時空影像走廊及藝文中心,定期展出傑出藝術家的作品。

民國88年 (1999)  / 農山言志聖跡浮雕 / 作者: 陳夏雨 / 照片提供人:顏金源 

清水高中禮堂落成紀念 / 民國51年 (1962) 提供人:楊美華

楊肇嘉先生〈第一排左起第三位)


清水火車站

清水火車站 /拍攝者:吳長錕

日治時期大正9年(1920)12月15日,彰化至清水間完工通車,清水站即開辦客貨運輸之營業。1935年4月,中部大地震,站房全部傾倒,同年12月就地重建,原日人設計之日式木質結構,改採用鋼筋水泥材料,翌年5月竣工。廊下列柱採縮柱式,外牆以溝紋面磚貼飾,呈現樸素的美感,鑄鐵型椅架曲線流暢優美,烘托出古典氛圍。由於距離清水市區較遠,乘客較少,反而讓車站獲得完整保存,台中縣文化局並將列為歷史建築。

從清水站北上至台中港站(甲南站),沿線右側順著壯闊的清水橫山,左側則是五福圳及一望無際的田園景觀,真是賞心悅目。

免費建立您的網站!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。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