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水靈泉與埤仔口

1929年 / 埤仔口自來水廠 / 牛罵頭文化協進會提供

大街路埤仔口一帶,終年湧泉不斷,冬暖夏涼,為本地居民最重要的生活與灌溉用水,早在3400-4500年前即有平埔族原住民,以此為生活場域,清朝以後和人在此建立了「埤頭莊」,乾隆45年(1780),社口莊楊同興家族開發了「埤仔口圳」引水灌溉田。

昭和元年(1926),大甲郡和清水街當局在此設立水道水(自來水廠),並於昭和三年竣工啟用,同時從水廠流出的泉水便成為婦女們洗衣的最佳泉源,也成為她們交換生活經驗、打聽集散播消息的最佳場所;洗衣水順流而下,當年是街上小孩夏天戲水,游泳的最佳場所。

在埤仔口一帶的大街路,除了埤仔口圳,也引進大甲溪水的五福圳用以灌溉清水平原,大街的五福圳是自西勢附近引入的,在埤仔口與文昌祠間與埤仔口圳交叉而過,其水流一向東,一向西,所以詩人鄭虛一曾在此寫出〝人物衣冠溯古風、此鄉不與眾鄉同、文昌祠外雙溝水,一向西流一向東〞的佳句。

封面照片:埤仔口 / 拍攝者:吳長錕

周邊據點

清水旅遊導覽中心 

位於臺中市清水區清水街與大街路口,提供來清水旅行民眾清水的旅遊資訊及相關導覽解說摺頁,可說是到清水觀光旅遊的第一站。

聯絡資訊:

  • 開放時間:周二至周六,上午8:00至下午5:00 
  • 住址:臺中市清水區清水街2號1樓 
  • 電話: 04-26220782

營盤巷 清朝

營盤巷一帶曾經為清兵紮營設站防禦的地方,原為石頭路面,後來再加以柏油化。從清水的信仰中心-紫雲巖鄉南邊出發,走在巷中可見傳統土造建築或日式建築,古老的棺木店,還有現代改建的樓房,最後與清水街的埤仔口相通。

免費建立您的網站!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。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